关灯 护眼 字体:

第十六章闲散的日子

《管子·牧民》

    自己爹爹曾经无数次的唠叨过,做乞丐毕竟是丢人的事,应一时急可以却万不能认命下去,

    咸鱼还有理想更何况是做人。

    昨晚已经想好了,趁着兜里的钱还能支撑些日子,最近这些时间得去砍些柴来屯起来用,等冬日大雪纷飞后再去,自己哥仨的小身板可抗不住冻。

    人无远虑,必有近忧。俗话说富人愁过夏,穷人难过冬。每年的冬天都会冻死大把的人,衣不蔽体,食不果腹的乞丐更是难捱这贼冬日!

    吃了粥,借了两把砍柴刀,哥仨带了绳索便出了南城往柴山而去。

    话说上个月,这祐川县衙的官老爷们,演了处大戏。兴州府里来了队人马,带着朝廷的文书,狠狠的斥责了刘县令一顿,大家本以为这刘县令要被锒铛下狱了,最次也要拔掉官衣罢落为民,谁知剧情反转,又让其戴罪立功了事。

    这刘县令,乃是同进士出身,得了功名后,又足足侯了两年缺,才补上了一个边地县令这么个实职差事。本想着大干一场等一任差事结束再使些钱找个门路,调回内地任个富县的小官,慢慢熬资历,名利双收岂不美哉!

    所以自打他上任以来,可是为民做了不少好事,鼓励耕种,吸引民户,修桥修路的博了一个晴天大老爷的好名声。

    在大宋官场有一句顺口溜,叫做,一年一考评,三年一大查,三次得个优,升官加一级,三次得个差,去职又待参。

    其余,若是考评为中,就只能升些虚名散阶再得些金银赏赐。

    今年恰好是刘县令三年一考的时候,一场兵灾却坏了事,本来是得了个‘差等’去职待罪的考评,后来考虑到以往的功绩,两下相抵得了中,留任再观!

    刘县令今岁已有四十五了,好好的一番精心筹划打了水漂,又想这金贼指不定哪天又来抢掠一番,哪来的机会给他将功赎罪,一时间竟心灰意冷,整日里纸醉金迷,吟诗作画!一手画技闻名祐川。

    一把手当了甩手掌柜,大小事务却是被二三手争的头破血流,孙主薄和新来的刘县尉你方唱罢我登场。新修的县衙一派乌烟瘴气,本来就不剩几个的小吏纷纷站队,为了能多捞些钱权互相下绊子出黑手。

    说到这里就不得不提下刘县尉,安理说排在县衙第三位的他是争不过二老爷主薄的,但是这位爷却是个厉害人物。

    三十五岁正当壮年,以前在大渡河伅军帐前效力文职武事,虽然没操刀厮杀于阵前,但也是经过大小战阵数十场的主


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》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