关灯 护眼 字体:

第一章祐川县城

绳出了南门往石门镇而去,听说哪里正大修军寨到处雇人。

    石门镇位于祐川县与石泉军州之间,以前归祐川县辖下。这不秋里受了兵灾,赵知州便派了一都兵马喊着“协同守备,驱匪安民”的口号驻扎了下来。

    折子递给了成都府里的安抚使张大人。三天都没过完,石门镇就被划给了成都府!要不是嫌弃祐川县被大火烧的破破烂烂,也就顺带着归了成都府。

    谁让人成都府衙门兵强马壮、钱多粮足。可比这经常遭兵灾的兴州衙门强的多了。

    石门镇,是商队西去吐蕃南下成都府的陆路要道!这时节正是大批商队回返成都的时候,看着那些行商们赚的盆满钵溢,还带着大批的牲畜牛马!

    石泉军的军指挥使刘大人,眼红啊!州里发的银子挪用走还没来得及补上,上个月自家儿郎都只发了半俸,眼瞅着这月发饷银的日子又要到了,可不正着急想法填补窟窿呢。

    设卡收税千年不变的手段!

    不大的石门镇就变成了“石门军塞”。镇里的百姓能跑的全跑了,剩下的也穷的光亮不怕这些兵丁们的祸祸!

    领队的刘都头恪守职责,亲自坐镇要塞。每日里数着各小队头送来的税钱和花红!兴致来了便抄起桌前的大枪来上几式,听着手下的喝彩声,微微颔首,气喘吁吁的说“咱也曾是岳大帅的兵!”

    林门山乡林门山,一个出甜山枣的地。往南走一日便到了石门镇。在林门山休整了一晚,那些“文书齐全,旗号响亮”的大商队,就会在第二日辰时前早早的出发急急得赶路,争取在日落前到达石门军塞。

    而那些势单力薄的小商队们就会搭伙结伴往北走,穿过祐川县永村里到达石水河!过了渡河就到了石泉军州的安县,又在这里回到旧的路线上去了。虽然多绕了一日路,但兜里的铜钱却能剩下不少。

    不然这一路大大小小的税卡,层层征税自己的小本买卖倒贴了都不够。小商小贩自有自己的一套应对之法!

    这种行为在现代看来是一种偷税漏税的严重事件,但是在那个“人治”大于“法治”一切全靠官僚仕伸治理地方的年代。

    这么做也是那些赶远路的小商队,为减少成本甚至赔本的风险,所想出来的“智慧”!这种“小民的智慧”也侧面促使了南宋年间交通极度不便利的民间商业一定的发展。也算是遮羞布吧!

    最重要是舍了一家老少,跑到他乡之地,一路翻山越岭,忍受着饥饿劳累,还要时不时的面对山贼强盗的勒索!鞋


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》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