关灯 护眼 字体:

第304章 太平盛世(庆祝元旦,本书即将全本!)

弃。  反正华夏大军已经驻扎在汴梁城中,让他们退出去,那是千难万难,只要不打进内城已经是万幸了。

    经过讨论之后,最终决定华夏派铁骑四万,驻扎在汴梁城里。  只是不许进入内城。  而守城宋军大都要解散,只准留下三千宋军在内城中,汴梁外城的防务,都要全部交给华夏军才行。

    如此一来,大宋就等于是将头套进绞索里面,华夏随时可以拉紧绳索,将宋国君臣一网打尽。  而他们还不得迁都,否则华夏有权阻止他们的迁都行动。

    大臣们心有不甘,却也只能承认现实。  华夏军既然已经在城里了,就赶不出去。  他们若想要捕捉宋国君臣。  现在就可以轻易做到,又何必等到将来再动手。  而且条约上已经写明了隔河而治。  就是华夏军随时都可能渡过黄河攻击汴梁城,以他们这一次破城之轻易,下次来时,也费不了多少力气,就能攻进城中,让他们驻军东京也只是让大家都省些攻守地力气罢了。

    在前面这些几乎不可接受的条约都定下来之后,接下来的条款的讨论就容易多了,宋朝大臣几乎是毫无反抗地接受了有关商贸的条约。

    条约注明:华夏所有的商队和商人,只要得到了华夏皇帝的授权,就可以在大宋境内畅通无阻,到哪里都不必缴纳赋税,而大宋商队若入华夏国境内,则必须按照规定缴纳税金,不得随意免税。

    而为了日后收取战争赔款的方便,华夏国地官吏将接管汴梁城、洛阳城的财政,而沿海各个城市的税收也将由华夏官吏控制,得到的税收直接作为军费赔偿,交由华夏国使用。

    华夏国的商人可以在宋国任何城市开设店铺和倒卖商品,只要给华夏皇帝缴税就可以,而不必缴税给大宋。  大宋官吏也不得随意加大那些与华夏做生意的宋国商人地赋税,以扰乱经济秩序,否则汴梁城中的华夏驻军有权对大宋皇帝进行严惩!

    在长时间的守城战中心力交瘁的大宋重臣们,毫无反抗地答应下来,只在最后的虚名上面,与两位贵使进行了最后的争夺。

    最后讨论的决定,大宋不必屈辱地奉华夏为炎黄正统后裔而自贬为蛮夷,只要与华夏约为兄弟之国,共为大汉正统,并让文臣和士子们到处宣传,让天下百姓都知道北朝皇帝也代表着大汉的正统,绝不容许有人提出异议。

    赵祯年纪小,愿奉罗大成为长兄,自此尽心竭力辅佐兄长管理天下。  而两**民,此后都要相互和睦,有胆敢挑起争端者,两国共惩不贷!

   


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》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