关灯 护眼 字体:

第 19 回:宫廷新主立,政策大调整 三

��” 他的声音坚定有力,充满了自信与决心,让百官们感受到了新帝的威严与魄力。

    在宣布新政的过程中,李柷特意提到了丝绸产业。他的目光扫视着大殿内的众人,神色凝重而又充满期待地说道:“丝绸,乃我大唐之瑰宝,不仅是百姓生计所系,更是我朝与各国交往的重要纽带。朕深知其重要性,日后必将大力扶持丝绸产业,鼓励民间发展,加强与丝绸之路各国的贸易往来。望诸位爱卿积极献策,共同为丝绸产业的繁荣贡献力量!” 他的话语如同重锤一般,在百官们的心中激起了层层波澜。众人纷纷跪地,齐声应道:“臣等遵旨!” 声音坚定而有力,表达了他们对新帝决策的支持与拥护。

    而此时,在大殿的角落里,一位身着灰色长袍的中年男子微微皱起了眉头,眼中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忧虑。他便是长安城内最大的丝绸商之一 —— 苏敬文。苏敬文在丝绸行业摸爬滚打多年,深知其中的艰辛与复杂。他担心新帝的政策虽好,但在实施过程中可能会遇到各种困难和阻力,尤其是那些来自世家大族和地方豪强的阻碍。他们为了维护自己的利益,往往会不择手段,这对丝绸产业的发展来说,无疑是巨大的挑战。然而,看着新帝那坚定的眼神和充满决心的面容,苏敬文心中又燃起了一丝希望。他暗自思忖,或许这位新帝真的能带来改变,为丝绸之路上的商人和百姓开辟出一条新的道路。

    登基大典结束后,李柷回到了大明宫的紫宸殿。这紫宸殿乃是皇帝平日处理政务、接见大臣之所,殿内装饰极为奢华。地面铺设着光洁如镜的大理石,墙壁上挂着一幅幅精美的丝绸壁画,描绘着大唐的山河壮丽和百姓的安居乐业。巨大的朱红色立柱上,雕刻着栩栩如生的金龙,仿佛随时都会腾空而起。殿中央,摆放着一张用珍贵的紫檀木制成的龙案,案上摆放着文房四宝以及各种奏章。

    李柷坐在龙案前,静静地思考着。他的脑海中浮现出登基大典上百姓们那充满期待的眼神,以及大臣们或坚定或疑虑的面容。他深知,自己肩负着振兴大唐的重任,而丝绸产业,无疑是实现这一目标的关键所在。

    他轻轻翻开一份关于丝绸产业的奏章,奏章中详细记载了长安及周边地区丝绸产业的发展状况。长安,作为大唐的都城,丝绸产业极为发达。城内的东市和西市,是丝绸交易的主要场所。每天清晨,当第一缕阳光洒在长安的城墙上,东市和西市便热闹起来。丝绸商人们早早地来到市场,摊位上摆满了各种各样的丝绸制品,有色彩斑斓的锦缎、轻薄柔软的纱罗、精致华丽的


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》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