关灯 护眼 字体:

第一千零一十六章 又是一场新年音乐会

一年以前,二人在汉堡市郊的度假酒店里第一次见面的时候,大概都无法想象到这样的对话会在两人之间发生。

    于是。

    顾为经真的来了。

    他随着乐曲行进,一页一页的翻着手里的谱子。

    那是贝多芬《D大调第二交响曲》。

    顾为经的乐器演奏水平离在金色大厅里开独奏会,差的很远,离在任何音乐厅里举办任何一场公开的演出都差的很远。

    终其一生,顾为经大概也无法达到这样的演奏水平。

    好在。

    两年的乐器学习生涯,已经让顾为经渐渐地学会如何是去“听懂”一场交响乐,也能跟随着音乐的声音,翻看着小提琴的演奏谱。

    “真是卓越的演出。”

    顾为经在心中默默跟随着绚丽的快板节拍。

    连绵的音符在他的耳边跳跃,他的心情也随之一同跳跃。

    戏剧性的强烈对比和情绪的复杂转换充盈着他的耳朵。

    乐曲从充满不确定性的引子、游移的旋律到某一刻转为强烈爆发。

    深沉的雨水,从琴音里洇了出来。

    一滴。

    两滴。

    激烈的闪电终于到来。

    先是瓢泼大雨、然后是电闪雷鸣。

    顾为经放弃了继续看谱,他闭上了眼睛。

    追逐整场气势磅礴的交响乐里每一个音符,就像辨认威廉·透纳或者门彩尔的水彩作品上的每一道笔刷的印记。顾为经有分辨后者的眼睛,但没有能分辨前者的耳朵。

    没关系。

    艺术门槛这种东西,它既无处不在,又无所存在。

    既无形,又有形。

    画好一幅杰出的绘画作品,大概率必需要有不错的绘画功底。

    欣赏一幅好的绘画作品,绘画功底和审美理论当然有用,但归根到底,最终极的秘诀也仅是“去看”而已。

    顾为经曾询问过老师曹轩。

    什么是审美。

    什么是雅人,什么是俗人,是不是只有像杨老哥那样,读了那么多的书,什么事情都知道,才算是真正的雅人。

    曹轩想了想。

    之后一堂课,上课之前,老先生找了篇故事读给了顾为经听,说《儒林外史》里有一位名士叫做杜少卿,在书中应该能算得上是位传统意义上的“名士”。

    有一天,杜少卿遇到了两个挑空担的兄弟。

    


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》》